基督復臨安息日會 羅省粵語教會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 羅省粵語教會
Los Angeles Cantonese Seventh-day Adventist Church
Los Angeles Cantonese Seventh-day Adventist Church

Sabbath Time 安息日時刻

Place: Temple City, CA

Start: 07:33 PM, 04/26/2024

End: 07:34 PM, 04/27/2024

世事新談2013年十一月

世事新談2013.11.02

 

今週最為華人關注的新聞之一,肯定包括發生在紐約的兇殺案:「一名非法移民失業後10月26日在紐約布魯克林持刀殺死了表嫂及其4個年幼的孩子」。我們都希望了解為何兇徒要犯案。根據警方初步所錄到的口供,顯示「嫉妒」可能是一個主因。請看看以下的口供:「來這個國家後似乎所有人都比我幹得好。」「他們(表嫂的一家)家擁有太多,他們的收入和生活比我好。」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0/29/c_125616396.htm

因嫉妒而引致兇殺,不知發生過多少次?根據聖經的記載,世間的第一樁兇殺案也是源於嫉妒。猶太裔哲學家斯賓諾沙(Baruch Spinoza, 1632-1677) 曾這樣說:「對於嫉妒的人,沒有任何事情比看見他人的不幸更開心,也沒有任何事情比看見他人成功更痛苦。」

筆者記起三年前為《末世牧聲》寫過的文章,現引述其中兩段如下:-何謂嫉妒呢?「嫉妒」的定義強調它是一種不快的、經常是痛苦的情緒,是以「自卑感、敵意、以及憤恨」的感覺來表徵的。這些感覺,是因為意識到有別人或另一組人能享受到一件自已渴望想擁有的東西而引起的。除了上述那三種感覺,有學者還加上「忿怒或苦悶」的感覺。總括來說,「嫉妒」是對於別人的優勢與幸福所作的一項負面的情緒反應。-我們為何會嫉妒呢?為何其他人的優點會令自已感到痛苦,而產生了這種社會不容的感覺呢?可能是因為他人享有的這些優勢,往往對自我的前景構成嚴重的影嚮,例如要付出更大努力鞭策自己但卻不能肯定會否成功。人生中要決定誰人得獎賞,也是經常基於身份地位的不同。人同人的比較也就成為自我評價、以及能力評估的基礎。基於上述的邏輯,意識到別人的優勢,必定會引致一些負面的情緒。嫉妒既然是這麼不要得的負面情緒,如何能避免它呢?聖經說:「愛是不嫉妒」。我們如何能夠真誠地去愛他人呢?

 

世事新談2013.11.09

 

10月20日網上有以下的一則新聞:「我們應繞到地球另一邊,殺光中國人!」美國一個兒童座談節目最近討論到如何處理對大陸債務時,一名6歲男童發表了驚人言論。當被問到被中國人報復怎麼辦時,他還提議「先下手為強,讓他們無法反擊」。

原文網址: 脫口秀聊政治 美國6歲男童:殺光中國人就不用還債 | ETtoday國際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020/284315.htm#ixzz2k42Rbu9B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相信我們都感到詫異:為何這節目還可以「出街」?今時今日我們未必完全同意「殺人填命」;但是,「欠債還錢」這個道理仍然被廣泛實踐的。當欠 債者無力償還時,也有一些合法合情理的途徑,可以幫助他/她走出困境,如債務重組、申請破產、或坐錢債監等。當然更幸運的就是有親人或朋友幫助償還,或是得債主寬免。比較不負責任的做法包括避債,而惡人更會想到將債主殺掉!

主耶穌基督在世時,講了一個故事,記載在馬太福音21:33-40,內容如下:

「你們再聽一個比喻:有一個家的主人開墾了一個葡萄園,四周圍上籬笆,裏面挖了一個榨酒池,蓋了一座守望樓,租給園戶,就出外遠行去了。收果子的時候快到了,他打發僕人到園戶那裏去收果子。園戶拿住僕人,打了一個,殺了一個,用石頭打死了一個。主人又打發別的僕人去,比先前更多;園戶還是照樣對待他們。最後他打發自己的兒子到他們那裏去,說:『他們會尊敬我的兒子。』可是,園戶看見他兒子,彼此說:『這是承受產業的。來,我們殺了他,佔他的產業!』於是他們拿住他,把他扔出葡萄園外,殺了。葡萄園的主人來的時候,要怎樣處置那些園戶呢?」古羅馬拉丁文格言作家普布里烏斯·西魯斯( 英語: Publilius Syrus )曾說:「小的債項令人成為債務人;大的債項令人成為敵人。(A small loan makes a debtor; a great one, an enemy)」上帝創造天地,將所有美好的供給人類享受,人類卻不忠於上帝,欠下罪債,成為債務人;因為無力償還這般大的債項,也成為了上帝的敵人(西 1:21 ) 。當上帝藉著先知指出人類的罪債時,多位先知曾被殺害。後來,上帝差遣祂的兒子,來到世間指出人類的罪債時,卻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了!

然而,憑著上帝的智慧,藉著基督的死,而為人類的罪債付上了贖金——使無力償還債項的我們,可以重獲自由了!惟在基督復臨前仍不肯悔改的人,上帝要怎樣處置他們呢?親愛的朋友,其他人可能會以釘死基督作為避債的途徑;你是否願意以基督的死,作為償還罪債的贖金呢?

 

世事新談2013.11.16

 

上週我們談到涉及金錢的債務,現在讓我們探討債務更廣泛的意義。在人與人的關係上,很多時候我們的言行會虧欠了他人。甚至在國際的關係上也是如此,例如在2010菲律賓人質事件中,菲律賓政府在處理的態度上,似乎是欠了港人一個公道。而這些在「人情」方面的虧欠,很多時候存在主觀的成份,令犯錯者儘可能不去認錯。我們可能遇見過一些人,明明是他/她犯錯而引致交通意外,他/她卻惡人先告狀!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有三個因素會促使人願意去認錯:1.      內在的壓力:犯錯者的良心責備,內咎;2.      外在的壓力:認錯之後是否會被嚴厲地對待;3.      證據:證據不足時便是否認過失的大好機會!聖經說:「世人都犯了罪」。我們願意認錯嗎?上帝為要幫助我們認錯,祂也在這三方面幫助我們:1.      證據:羅 5:12「…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在我們人人都要面對死亡這事實上,已能證明我們人人都有罪。2.      外在的壓力:約一 1:9「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上帝的寬大,讓我們不害怕去認錯。3.      內在的壓力:約 16:8「他(聖靈)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親愛的讀者,人世間的國度縱使認為認錯是很失威,而鼓勵著一股「不認錯」的文化;在屬靈的國度卻不是這樣。

 

世事新談2013.11.23

 

本年度在太平洋形成,最強烈的颱風海燕,在菲律賓做成嚴重傷亡及破壞如下:「2013年11月15日晚上8時,菲律賓國家減災管理委員會發布最新一份災情通報稱,超強颱風『海燕』已造成菲律賓3631人遇難,12487人受傷,另有1179人失蹤。其中,187萬人流離失所,仍在避難中心內外接受救濟。受損的房屋數量也大幅增加到27萬多棟,其中逾15萬棟房屋完全被毀。」-維基百科

十一月不經常有颱風,但在「美國中西部踏入十一月龍捲風季,周日受多達八十股龍捲風從西至東橫掃約十個州份,共造成最少六人死亡,約五千三百萬人受災。」-東方日報11/19網上新聞基督徒看見世間的災難事情,便會想起主耶穌基督提到關於末後要發生的事情:「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總不要驚慌.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這都是災難的起頭。」(太24:6-8)

你可能會問道:「我需要做甚麼呢?」請思考英國名作家Malcolm Muggeridge以下的一句說話:「可能臨到我們的單一終極災難,……就是感到這地球是我們的家。」

基督徒盼望天上的家園,也不感到這地球是他們的家。!

 

世事新談2013.11.30

 

又到感恩節了!筆者想帶大家思考一會兒,以下與「恩」有關的六方面:

1.      施恩:上帝是全宇宙中最偉大的施予者,然而,祂也希望人們能學習祂這方面的美德,所以主耶穌基督曾經說道:「施比受更為有福。(徒20:35)」祂的說法,也與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相當吻合:「善人認為施比受更為有福。」

2.     恩將仇報:我們都以恩將仇報的人為極惡的,可是,我們人類的始祖犯罪,正是恩將仇報的表現。幸而,上帝卻是極善的,祂「仇以恩報」,賜下祂的愛子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

3.     受恩:有些人極不願意接受人家的幫助,正如多數男人若迷失了方向,而不願意即時問路一樣。人類陷在罪惡之中,是需要救恩的。可惜,願意接受救恩的人數並不多。

4.     報恩:人類如此渺小,上帝只期望我們接受祂的救恩,我們根本無力報恩。若真的要報恩,詩人有如此的建議:「我拿甚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向耶和華還我的願。」(詩116:12-14)基督徒惟有藉著傳福音,來表達自己心中那顆報答主恩的願望。

5.     忘恩:富蘭克林曾說:「很多人接受了小禮物後回禮;接受了中等禮物後致謝;卻在接受了大禮物之後忘恩負義。」

6.     感恩:在這感恩的節期間,願意我們都能學習,找到更多可以表達感恩的理由,正如聖經的勸勉:「凡事謝恩。…」(帖前5:18)

 

 
 
(c) 2024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 羅省粵語教會.